查看原文
其他

论坛回声丨戚万学:富润屋·德润身·诚其意——田家炳先生的德化人生及其赓续

教育星空 2022-05-17

《礼记·大学》:“有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田家炳先生的一生就生动地诠释并彰显了富润屋,德润身,诚其意,致生命的至高境界和至善人格。作为一位受益于、受恩于田先生讲业与教诲的德育学术工作者,重温先生一生追求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道德智慧,致敬先生的民族气节、慈善情怀、教育精神,从中寻求支撑民族复兴、道德教化、道德变革的精神滋养,身体力行地践行先生的道德智慧,当是我们后辈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田家炳先生的至善人格与教育情怀

田家炳先生的一生是筚路蓝缕、乐善好施的一生,也是充盈道德智慧的一生。田先生捐资助学的善行义举,既是高尚的道德实践,也是生动的道德教育资源。田先生拥有的财富不是最多的,却是捐出资产比例最高的。在我看来,他之所以有如此善行,绝不只是“行善积德的家训家风使然”可以涵括,更重要的是体现他对“德育之于成人,之于教育,之于国家”等“德之大者”的锐见与力行。

我试着将其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田先生对教育本质有深刻的洞见


他认为所有的教育首先要注重道德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对于德育的重要性,他认为道德比学问重要,只重学术、轻视德育是失策的。为此,他呼吁所有的教育都要重视道德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的品格修养素质与知识学习技能有机结合起来。田老是思想者,更是实践者。多年来,舍尽家财走遍全国,执着传播德育思想,倾心推动德育的研究与实践。其中就包含了对我本人,以及对我们德育学术委员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和厚爱。作为一位实业家,他毕生致力于支持事关长远、事关根本的德育,而不是自得于一己的享受。这彰显了田老先生的人文品格、价值立场和使命担当。这种精神令我们后辈学人高山仰止。


二、田先生对教育的重心有准确的把握

先生倾力支持师范院校培养“有心的教师”。德育事关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价值。如果人的价值失落,德育也就失去了争议。正是基于“价值的德育”,而不是“工具的德育”这样一种教育观,田老始终坚持做“有心的慈善”,将对教育支持的重心放在教师的培养和师德建设上,倾力支持师范院校培养“有心的教师”。

田老认为“有心的教师”需要具备传统文化智慧和优良的师德师风。在先生看来,如果教师能善于用孔子有教无类的宗旨、诲人不倦的精神,使学生成才,可谓功德无量,更是学生终身难忘的恩师。同时,先生主张教师 “既当经师,又当人师,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为社会培养良好的接班人”。


三、田先生对于教育的地位有高瞻远瞩的认识,认为“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是田老确立的田家炳基金会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关系国家强弱、文化盛衰的百年树人大业。

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学以成人,那么这里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写之人。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国家富强、民族兴衰,让21世纪的世界成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的世界。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他留给世人的不只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学校、楼宇、项目和一笔笔的捐款数目,更是写在中国大地上的造福桑梓,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作为思想者和行动者,田老站在了时代和社会的最前沿。从田老的精神操守来看,我们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士人身上最传统的风骨和气度。田老所倡导的德育理论、所推动的德育实践,不仅让我们念其功德、受其教育,也定会让后人敬其风范、传其精神。

田先生对德育、对师德的关注,其实就是他自身道德智慧、人生智慧的显现。在先生身上,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当代中国优良的师德,即教化苍生、积善育人。先生的风范已经并将持续影响我们千千万万的教师,这种影响至纯至善,泽被后世。


中国教师博物馆:

赓续先生道德风范的师德涵养基地


田老及基金会对坐落于孔子家乡的曲阜师范大学格外倾心,他先后资助建设了田家炳实验中心与中国教师博物馆,其中对中国教师博物馆的捐助更是彰显了田先生重教育、重师德的一贯作风与崇高品格。


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创立始于2015年,当时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的校长,我有幸参加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两周年的座谈会。在会上,我建议在至圣先师故里的师范大学,建设一座中国教师博物馆。博物馆建设的初衷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为千万教师保存一份民族文化的记忆,珍藏一份宝贵的教育历史遗产,营造教师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中国教师博物馆的一个独特而显著的功能,就是活化中国优秀传统师德,传承产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师道师德、师风师韵,并将其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至圣先师故里的师范大学建设中国教师博物馆,师德传承的文化象征意义独一无二,尊师重教的昭示作用无可替代。这既是历史的馈赠,也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倡议提出以后得到各方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得到教育部孙尧副部长和教师工作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到顾明远先生等一大批知名专家的悉心指导。

中国教师博物馆的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为面向全国的师德师风教育基地,面向国际的教师文化交流窗口。师德的研究、教学与传播是中国教师博物馆的核心任务。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8年中国教师博物馆获批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2019年入选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2020年入选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目前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支持下,筹划建设国家级的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

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布展是以“教师之道”为主题主线,设立了“教师鼻祖”、“教师风物”、“教师典范”三大基本陈列,并开设了“中国教师走向海外厅”、“百校之父田家炳厅”、“百年师范教育厅”三大专题展览。田家炳厅以“血脉中的家国情结”、“骨子里面的教育情怀”两个角度来展现田老的善行义举和崇高风范。目前中国教师博物馆已经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预展馆,开设了展览区、体验区、教育区、文创区和纪念区。一年多来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人员达6万余人次,全国性的藏品征集,全国性的网络支持活动,系列性的国际学术活动,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田家炳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首期的五百万元捐款已经拨付到位,其中300万元用于建设田家炳展厅,200万元用于德育学术研究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惠泽于田先生的道德风范和田家炳基金会的德育情怀,我们有信心把中国教师博物馆打造成赓续田先生道德风范的师德涵养基地。

目前中国教师博物馆正在按照教育部要求的国家级、示范性、特色化的建设标准,厚植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不断探索传师德、研师德、习师德、弘师德的建馆路径,力争尽快将其建成国家文化示范区的文化地标、教育高地,成为广大教师溯源问道、观物知史、见贤思齐的“新杏坛”我想这既是对田先生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田家炳基金会善行义举最好的报答。

(以上内容根据报告人发言录音整理,文字未经过报告人审阅)

据悉,本届论坛由浙江师范大学和田家炳基金会共同主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现具有前沿意义、典范价值和普遍适用性的变革案例,创生和凝练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模式变革创新的成功经验,在传播和推广中,提炼新时代立德树人德育模式的新理念、新范式和新方法。“新时代德育模式创新论坛”为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常设论坛,每年举办一次,今年为首次举办。

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开展,活动当天观看直播点击量超过50余万人次,截止目前已超60余万人次,活动得到了《学习强国》、《浙江教育报》、《金华日报》、《金华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的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直播回放

您可通过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本次论坛回放


编辑/陈张泽 张怡婷

责编/彭年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